伊朗风土人情
在斋月里,伊朗穆斯林有许多优良的风俗习惯和传统,这些优良传统一方面体现了伊朗穆斯林对真主的虔诚,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穆斯林社会互助友爱的良好气氛。
在斋月来临前,即在伊历8月下旬,伊朗家家户户都要清扫庭院、房间,彻底打扫卫生,有的自动到清真寺和公共场所打扫卫生,以清洁明亮的环境迎接尊贵的斋月的到来。
幸运的数字
“7”对伊朗人来说是吉利的象征:伊朗春节之际要在餐桌上摆上7种由字母s开头的食物,妇女化妆品有7种颜色,结婚时给新娘腰带上打7个结,在快乐的星期三要点燃7堆火等,跟咱们的6,8差不多哦。
辟邪的数字
如果无意中将5只茶杯或5只茶碟放成一排,这表明今有客人来访。家里人要为出门3天的人做面条,以求平安。生了孩子要用铁签子叉上10个葱头放在孩子头上,一个代表一天,过一天就扳下一个,一边丢,一边说:“灾难走开吧。”
神灵的保佑
每天晚上看到第一盏灯亮时,应赞颂先知穆罕默德,当从炉子里取出第一张大饼时,也应赞颂穆罕默德。虔诚的伊斯兰什叶派教徒在喝水时,要诅咒杀害先知侯赛因的刽子手,因为先知侯赛因遇难时,刽子手不给他水喝。
在斋月来临前,因出现矛盾而不和的亲戚或朋友,一般要在长者的调解下握手言和,和好如初。因为,在斋月里,朋友或亲戚间仍存在仇恨和矛盾,其斋戒得到的回赐少。
在斋月里,起来做把斋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睡过头,吃不上封斋饭,就得把一天的“清斋”。因此,在伊朗许多农村或小城市,有专门负责敲梆了,或敲锣的人,沿街道或小巷敲打,以唤醒人们起来做封斋饭。伊朗北部宗教圣城马什哈德如今仍保持着这一风俗,每天封斋前一小时都能听到从伊玛目礼萨陵墓旁的宣礼塔上传出来的敲锣打鼓和吹号角的声音。
在斋月里进行的另一项宗教活动是到清真寺里聚众礼拜,礼完拜后,大家围坐在清真寺里念诵《古兰经》,由一位精通《古兰经》的人带领念诵,每人念数节,轮流念诵,一人念,大家听,若有念错的地方,由带领人指导更正,每天念诵一卷,斋月最后一天念完全部《古兰经》。若遇斋月只有29天,那么,在最后的几天,每天念诵一卷多。总之要在开斋的那一天念完30卷,伊朗人把这种活动称作“塔特姆古勒阿尼”。
伊朗穆斯林在斋月里的另一风俗习惯是邀请把斋的人吃开斋饭,许多家庭在整个斋月里,都要请一次或数的客,其客人主要是把斋的人,有的家庭由于能力有限,请不起客,就购买大枣、水果、糕点等送到清真寺里,给前来礼拜的把斋的人开斋时食用。这样做一方面是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另一方面是希望得到真主的回赐。
在斋月的第19、21、23和27的晚上,许多伊朗穆斯林到清真寺进行一整夜的宗教功修,他们或礼拜,或念古兰经,或做祈祷。因为,最尊贵的“格德尔”夜就在这几天夜里。格德尔夜是一个特殊的夜,《古兰经》第九十七章说:“那高贵的夜间,胜过一千个月。” 因为,安拉在这个夜晚开始降示《古兰经》,但安拉和他的先知穆罕默德没有确切指出格德尔夜是斋月的哪一个夜晚,伊斯兰学者通过各种证据推测,格德尔夜有可能是斋的第19、21、23和27这几个夜晚中的某一个夜晚。因此,虔诚的穆斯林一般要在这几个夜晚里彻夜不眠地礼拜、念诵《古兰经》,以期得到真主在格德夜的特殊恩惠。
伊朗人晚上看到新月后,如果碰巧又看到一种美好的东西,如金子、镜子、水、美丽的少女等,就会认为那个月很幸运,随即觉得自己的好运也要来临。
到伊朗,宜持用印有波斯文、英文的名片。伊朗商人比中东其他地方的商人好礼而讲究正式,招待殷勤,打交道时宜以正式而保守方式进行。伊朗人以其数千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为骄做,在交谈过程中,可多强调中国与波斯商贾往来的悠久历史。
商务活动最好于10月至次年4月前往,天气比较凉爽。6~8月,商人度假者较多。机场检查相当严格,出境时要留3个小时的余裕才好。到都市以外的小地方,需要懂点波斯语。
海关免税香烟100支,或雪茄10支,或烟草半磅。出境限300里亚尔。 外币不限,入境时先申报携带外币数额,出境时可以携出。因出境时会查验,向银行兑换时,一定要保留兑换证明。在伊朗,搭坐计程车要事先谈妥车资,计程车付小费。饭店、旅店已附加10%服务费于账单内。其他服务每次给10个里亚尔即可。当地水果名产有西瓜、香瓜、番茄等。
伊朗北部戈尔草原的土库曼人,世代过着游牧生活。他们以羊粪作燃料,以羊肉、羊奶制品为主食,或把很多羊肉掺在少量米中煮成饭,他们视羊肉为最有营养的食品。且有唱歌喝红茶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