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5日,伊朗最高立法机关宣布同意在全国范围内再建立7个新的自由贸易区和13个新的经济特区,届时伊朗自由贸易区的数量扩大到14个。
自由贸易区和经济特区对伊朗的经济发展及就业问题的解决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并且伊朗正计划加大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以增加出口贸易额,从而使伊朗的经济摆脱对石油出口的依赖,增加非石油产品的收入,因此伊朗决定将自贸区的数量增加一倍,同时再建立13个新的经济特区。
据悉,上述新的自由贸易区将在科尔德斯坦省(Kordestan)、伊拉姆省(Ilam)、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Sistan-Baluchestan)、布什尔省(Bushehr)、克尔曼沙赫省(Kermanshah)、阿尔达比勒省(Ardebil)和戈勒斯坦省(Golestan) 7个省份建立。
而特别经济区则将设在法尔斯省(Fars)、亚兹德省(Yazd)、赞詹省(Zanjan)、洛雷斯坦省(Lorestan)、西阿塞拜疆省(West Azarbaijan)、加兹温省(Qazvin)等地。
▲目前伊朗已有的自由贸易区和经济特区。
自由贸易区和经济特区是伊朗在受美国经济制裁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武器”。
伊朗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伊朗历年1368年(1989年3月至1990年3月),伊朗政府在波斯湾的基什岛(Kish Island)建立了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基什自贸区。次年,第二个自由贸易区格什姆自贸区在霍尔木兹海峡的格什姆岛(Qeshm Island)上建立起来了。后伊朗又陆续建立5个新的自贸区,分别是恰巴哈尔自贸区、阿拉什自贸区、安扎利自贸区、阿尔万德自贸区和马库自贸区。
这些自贸区均位于与伊朗主要水道和与区域市场有良好联系的地区,方便外国投资者的进入。同时,伊朗的自贸区还为外国投资者提供的许多优惠,以吸引外国投资者来伊朗投资。